技术辩护十三式:庭审发问时,需要重点注意什么?

2025-02-18来源:邹玉杰律师浏览:174

文:邹玉杰律师;

做一辈子刑辩,防一万人失足……

刑辩律师在庭审发问环节需综合运用策略与技巧,既要展现专业性,又要确保发问效果服务于辩护目标。

结合相关实务指引,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:

一 、发问目标与原则

1. 明确核心目的

发问应为后续质证和辩论做铺垫,聚焦于展示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、情节或证据。例如,通过发问澄清案件关键细节,为质疑控方证据或主张量刑情节奠定基础。

2. 坚持客观中立

避免主观臆断或诱导性提问,尤其是对证人、同案犯时,需符合证据合法性要求,防止被法官打断或削弱可信度。

二、发问设计与技巧

1. 问题简洁清晰

使用口语化表达,避免法言法语,确保被告人和法官均能准确理解。

拆解复杂问题为“一问一答”的最小单元,控制回答范围,避免对方展开不利陈述。

2. 逻辑性与针对性

按时间、因果等逻辑顺序组织问题,逐步深入案件核心。例如,从犯罪动机、行为细节到结果影响分层提问。

围绕证据三性(合法性、关联性、客观性)设计问题,直接关联定罪量刑。

3. 规避风险与应变

明知故问:仅提问已知答案的问题,因避免不可控回答导致被动。

偷梁换柱:若关键问题被反对,可暂时搁置,后续换表述提问重新。

见好就收:对敌意证人获取有利答案后立即停止,避免其补充解释。

三、特殊情形应对技巧

1. 应对同案犯与敌意证人

对可能推诿责任的同案犯提问,需谨慎,避免激发对抗;可先以温和态度降低其戒备,再切入关键问题。

对控方证人,通过交叉询问揭露其证言矛盾或与案件无关性。

2. 庭前准备与演练

反复核实卷宗,提炼有利/不利点,制定发问提纲并与被告人预演。

提前预判控方可能反对的问题,准备替代提问方案。

四、程序与合法性要求

1. 尊重权利与程序

发问不得侵犯证人、被告人合法权益,如涉及隐私或非法证据应主动规避。

2. 适应庭审节奏

根据法官态度调整策略,若频繁被打断需及时简化问题或转换方向。

五、实战禁忌

1.忌开放性问题:

避免让证人自由发挥,需通过封闭式提问控制回答范围。

2.忌情绪化发问:

尤其在被告人情绪波动时暂停提问,避免引发混乱。

综上,庭审发问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关键环节。

律师需通过精准设计、灵活应变,将碎片化事实串联为有利叙事,同时严守程序底线,方能最大化辩护效果。


作者:邹玉杰律师

九章刑辩创始人,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;

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,金亚太(亳州)律师事务所主任,谯城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……

目标:穷二十年蛮力,救一百条人命!

#亳州刑辩

#亳州市最厉害的刑事律师在哪里?